1. 进程和线程
一个进程是一个运行在处理器的程序的一个实例。该进程使用Linux内核能够处理的任何资源来完成它的任务。进程是分配资源的基础单位。而线程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作轻量级进程(Light Weighted Process),是程序执行的基本单位。
操作系统需要思考分配资源。最重要的 3 种资源是:计算资源(CPU)、内存资源和文件资源。早期的 OS 设计中没有线程,3 种资源都分配给进程,多个进程通过分时技术交替执行,进程之间通过管道技术等进行通信。
但是这样做的话,一个应用往往需要开多个进程,因为应用总是有很多必须要并行做的事情。并行并不是说绝对的同时,而是说需要让这些事情看上去是同时进行的——比如图形渲染和响应用户输入。于是在进程下面设计了一种新的程序执行单位,仅仅被分配 CPU 资源,这就是线程。
线程设计出来后,因为只被分配了计算资源(CPU),因此被称为轻量级进程。被分配的方式,就是由操作系统调度线程。操作系统创建一个进程后,进程的入口程序被分配到了一个主线程执行,这样看上去操作系统是在调度进程,其实是调度进程中的线程。这种被操作系统直接调度的线程,我们也成为内核级线程。
2. 分时和调度
因为通常机器中 CPU 核心数量少(从几个到几十个)、进程&线程数量很多(从几十到几百甚至更多),因此进程们在操作系统中只能排着队一个个执行。每个进程在执行时都会获得操作系统分配的一个时间片段,如果超出这个时间,就会轮到下一个进程(线程)执行。
现代操作系统都是直接调度线程,不会调度进程。
2.1. 分配时间片段
如下图所示,进程 1 需要 2 个时间片段,进程 2 只有 1 个时间片段,进程 3 需要 3 个时间片段。因此当进程 1 执行到一半时,会先挂起,然后进程 2 开始执行;进程 2 一次可以执行完,然后进程 3 开始执行,不过进程 3 一次执行不完,在执行了 1 个时间片段后,进程 1 开始执行;就这样如此周而复始。这个就是分时技术。
3. 进程的状态
一个进程(线程)运行的过程,会经历以下 3 个状态:
- 进程(线程)创建后,就开始排队,此时它会处在“就绪”(Ready)状态;
- 当轮到该进程(线程)执行时,会变成“运行”(Running)状态;
- 当一个进程(线程)将操作系统分配的时间片段用完后,会回到“就绪”(Ready)状态。
有时候一个进程(线程)会等待磁盘读取数据,或者等待打印机响应,此时进程自己会进入“阻塞”(Block)状态。
因为这时计算机的响应不能马上给出来,而是需要等待磁盘、打印机处理完成后,通过中断通知 CPU,然后 CPU 再执行一小段中断控制程序,将控制权转给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再将原来阻塞的进程(线程)置为“就绪”(Ready)状态重新排队。
而且,一旦一个进程(线程)进入阻塞状态,这个进程(线程)此时就没有事情做了,但又不能让它重新排队(因为需要等待中断),所以进程(线程)中需要增加一个“阻塞”(Block)状态。
而处于“阻塞”(Block)状态的进程(线程)如果收到磁盘读取完的数据,它又需要重新排队,所以它也不能直接回到“运行”(Running)状态
4. 进程(线程)切换
进程(线程)在操作系统中是不断切换的,现代操作系统中只有线程的切换。 每次切换需要先保存当前寄存器的值的内存,注意 PC 指针也是一种寄存器。当恢复执行的时候,就需要从内存中读出所有的寄存器,恢复之前的状态,然后执行。
- 当操作系统发现一个进程(线程)需要被切换的时候,直接控制 PC 指针跳转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操作系统需要发送一个“中断”信号给 CPU,停下正在执行的进程(线程)。
- 当 CPU 收到中断信号后,正在执行的进程(线程)会立即停止。注意,因为进程(线程)马上被停止,它还来不及保存自己的状态,所以后续操作系统必须完成这件事情。
- 操作系统接管中断后,趁寄存器数据还没有被破坏,必须马上执行一小段非常底层的程序(通常是汇编编写),帮助寄存器保存之前进程(线程)的状态。
- 操作系统保存好进程状态后,执行调度程序,决定下一个要被执行的进程(线程)。
- 最后,操作系统执行下一个进程(线程)。
一个进程(线程)被选择执行后,它会继续完成之前被中断时的任务,这需要操作系统来执行一小段底层的程序帮助进程(线程)恢复状态。
一种可能的算法就是通过栈这种数据结构。进程(线程)中断后,操作系统负责压栈关键数据(比如寄存器)。恢复执行时,操作系统负责出栈和恢复寄存器的值。
从用户态到内核态的转变,需要通过系统调用来完成。比如,当我们查看文件内容时,就需要多次系统调用来完成:首先调用 open() 打开文件,然后调用 read() 读取文件内容,并调用 write() 将内容写到标准输出,最后再调用 close() 关闭文件。
系统调用的过程就发生了上下文的切换。CPU 寄存器里原来用户态的指令位置,需要先保存起来。接着,为了执行内核态代码,CPU 寄存器需要更新为内核态指令的新位置。最后才是跳转到内核态运行内核任务。而系统调用结束后,CPU 寄存器需要恢复原来保存的用户态,然后再切换到用户空间,继续运行进程。所以,一次系统调用的过程,其实是发生了两次 CPU 上下文切换。
系统调用过程中,并不会涉及到虚拟内存等进程用户态的资源,也不会切换进程。系统调用过程中一直是同一个进程在运行,它通常称为特权模式切换,而不是上下文切换
进程是由内核来管理和调度的,进程的切换只能发生在内核态。所以,进程的上下文不仅包括了虚拟内存、栈、全局变量等用户空间的资源,还包括了内核堆栈、寄存器等内核空间的状态。因此,进程的上下文切换就比系统调用时多了一步:在保存当前进程的内核状态和 CPU 寄存器之前,需要先把该进程的虚拟内存、栈等保存下来;而加载了下一进程的内核态后,还需要刷新进程的虚拟内存和用户栈。
根据 Tsuna 的测试报告,每次上下文切换都需要几十纳秒到数微秒的 CPU 时间。这个时间还是相当可观的,特别是在进程上下文切换次数较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 CPU 将大量时间耗费在寄存器、内核栈以及虚拟内存等资源的保存和恢复上,进而大大缩短了真正运行进程的时间。
Linux 通过 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来管理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的映射关系。当虚拟内存更新后,TLB 也需要刷新,内存的访问也会随之变慢。特别是在多处理器系统上,缓存是被多个处理器共享的,刷新缓存不仅会影响当前处理器的进程,还会影响共享缓存的其他处理器的进程。
那些地方会发生切换?
- 为了保证所有进程可以得到公平调度,CPU 时间被划分为一段段的时间片,这些时间片再被轮流分配给各个进程。这样,当某个进程的时间片耗尽了,就会被系统挂起,切换到其它正在等待 CPU 的进程运行。
- 进程在系统资源不足(比如内存不足)时,要等到资源满足后才可以运行,这个时候进程也会被挂起,并由系统调度其他进程运行。
- 当进程通过睡眠函数 sleep 这样的方法将自己主动挂起时,自然也会重新调度。
- 当有优先级更高的进程运行时,为了保证高优先级进程的运行,当前进程会被挂起,由高优先级进程来运行。
- 发生硬件中断时,CPU 上的进程会被中断挂起,转而执行内核中的中断服务程序。
线程与进程最大的区别在于,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而进程则是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说白了,所谓内核中的任务调度,实际上的调度对象是线程;而进程只是给线程提供了虚拟内存、全局变量等资源。所以,对于线程和进程,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 当进程只有一个线程时,可以认为进程就等于线程。
- 当进程拥有多个线程时,这些线程会共享相同的虚拟内存和全局变量等资源。这些资源在上下文切换时是不需要修改的。
- 另外,线程也有自己的私有数据,比如栈和寄存器等,这些在上下文切换时也是需要保存的。
这么一来,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其实就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 前后两个线程属于不同进程。此时,因为资源不共享,所以切换过程就跟进程上下文切换是一样。
- 前后两个线程属于同一个进程。此时,因为虚拟内存是共享的,所以在切换时,虚拟内存这些资源就保持不动,只需要切换线程的私有数据、寄存器等不共享的数据。
到这里你应该也发现了,虽然同为上下文切换,但同进程内的线程切换,要比多进程间的切换消耗更少的资源,而这,也正是多线程代替多进程的一个优势。
5. 中断上下文切换
除了前面两种上下文切换,还有一个场景也会切换 CPU 上下文,那就是中断。
中断通常由I/O设备产生,例如网络接口卡、键盘、磁盘控制器、串行适配器等等。中断处理器通过一个事件通知内核(例如,键盘输入、以太网帧到达等等)。它让内核中断进程的执行,并尽可能快地执行中断处理,因为一些设备需要快速的响应。
为了快速响应硬件的事件,中断处理会打断进程的正常调度和执行,转而调用中断处理程序,响应设备事件。而在打断其他进程时,就需要将进程当前的状态保存下来,这样在中断结束后,进程仍然可以从原来的状态恢复运行。
跟进程上下文不同,中断上下文切换并不涉及到进程的用户态。所以,即便中断过程打断了一个正处在用户态的进程,也不需要保存和恢复这个进程的虚拟内存、全局变量等用户态资源。中断上下文,其实只包括内核态中断服务程序执行所必需的状态,包括 CPU 寄存器、内核堆栈、硬件中断参数等。
对同一个 CPU 来说,中断处理比进程拥有更高的优先级,所以中断上下文切换并不会与进程上下文切换同时发生。同样道理,由于中断会打断正常进程的调度和执行,所以大部分中断处理程序都短小精悍,以便尽可能快的执行结束。另外,跟进程上下文切换一样,中断上下文切换也需要消耗 CPU,切换次数过多也会耗费大量的 CPU,甚至严重降低系统的整体性能。所以,当你发现中断次数过多时,就需要注意去排查它是否会给你的系统带来严重的性能问题。
在Linux的实现中,有两种类型的中断。硬中断是由请求响应的设备发出的(磁盘I/O中断、网络适配器中断、键盘中断、鼠标中断)。软中断被用于处理可以延迟的任务(TCP/IP操作,SCSI协议操作等等)。
6. 线程调度
6.1. 先到先服务
早期的操作系统是一个个处理作业(Job),比如很多保险业务,每处理一个称为一个作业(Job)。处理作业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先到先服务(First Come First Service,FCFS),也就是先到的作业先被计算,后到的作业,排队进行。
这里需要用到一个叫作队列的数据结构,具有先入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性质。先进入队列的作业,先处理,因此从公平性来说,这个算法非常朴素。另外,一个作业完全完成才会进入下一个作业,作业之间不会发生切换,从吞吐量上说,是最优的——因为没有额外开销。
但是这样对于等待作业的用户来说,是有问题的。比如一笔需要用时 1 天的作业 ,如果等待了 10 分钟,用户是可以接受的;一个用时 10 分钟的作业,用户等待一天就要投诉了。 因此如果用时 1 天的作业先到,用时 10 分钟的任务后到,应该优先处理用时少的,也就是短作业优先(Shortest Job First,SJF)。
6.2. 短作业优先
通常会同时考虑到来顺序和作业预估时间的长短,比如下面的到来顺序和预估时间:
这样就会优先考虑第一个到来预估时间为 3 分钟的任务。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短作业优先的优势,就是平均等待时间。
平均等待时间 = 总等待时间/任务数
上面例子中,如果按照 3,3,10 的顺序处理,平均等待时间是:(0 + 3 + 6) / 3 = 3 分钟。 如果按照 10,3,3 的顺序来处理,就是( 0+10+13 )/ 3 = 7.66 分钟。
平均等待时间和用户满意度是成反比的,等待时间越长,用户越不满意,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优先处理用时少的,从而降低平均等待时长。
采用 FCFS 和 SJF 后,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
- 紧急任务如何插队?
- 等待太久的任务如何插队?
- 先执行的大任务导致后面来的小任务没有执行如何处理?比如先处理了一个 1 天才能完成的任务,工作半天后才发现预估时间 1 分钟的任务也到来了。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种方案, 一种是优先级队列(PriorityQueue),另一种是抢占(Preemption)。
6.3. 优先级队列(PriorityQueue)
刚才提到老板安排的任务需要紧急插队,那么下一个作业是不是应该安排给老板?毫无疑问肯定是这样!那么如何控制这种优先级顺序呢?一种方法是用优先级队列。优先级队列可以给队列中每个元素一个优先级,优先级越高的任务就会被先执行。
优先级队列的一种实现方法就是用到了堆(Heap)这种数据结构,更最简单的实现方法,就是每次扫描一遍整个队列找到优先级最高的任务。也就是说,堆(Heap)可以帮助你在 O(1) 的时间复杂度内查找到最大优先级的元素。
比如老板的任务,就给一个更高的优先级。 而对于普通任务,可以在等待时间(W) 和预估执行时间(P) 中,找一个数学关系来描述。比如:优先级 = W/P。W 越大,或者 P 越小,就越排在前面。 当然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数学方法,利用对数计算,或者某种特别的分段函数。
这样,关于紧急任务如何插队?等待太久的任务如何插队?这两个问题我们都解决了,接下来我们来看先执行的大任务导致后面来的小任务没有执行的情况如何处理?
6.4. 抢占
抢占就是把执行能力分时,分成时间片段。 让每个任务都执行一个时间片段。如果在时间片段内,任务完成,那么就调度下一个任务。如果任务没有执行完成,则中断任务,让任务重新排队,调度下一个任务。
拥有了抢占的能力,再结合之前我们提到的优先级队列能力,这就构成了一个基本的线程调度模型。线程相对于操作系统是排队到来的,操作系统为每个到来的线程分配一个优先级,然后把它们放入一个优先级队列中,优先级最高的线程下一个执行。
每个线程执行一个时间片段,然后每次执行完一个线程就执行一段调度程序。
图中用红色代表调度程序,其他颜色代表被调度线程的时间片段。调度程序可以考虑实现为一个单线程模型,这样不需要考虑竞争条件。
上面这个模型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方案了,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可以进一步处理得更好。
- 如果一个线程优先级非常高,其实没必要再抢占,因为无论如何调度,下一个时间片段还是给它。那么这种情况如何实现?
- 如果希望实现最短作业优先的抢占,就必须知道每个线程的执行时间,而这个时间是不可预估的,那么这种情况又应该如何处理?
为了解决上面两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引入多级队列模型。
6.5. 多级队列模型
多级队列,就是多个队列执行调度。 我们先考虑最简单的两级模型,如图:
上图中设计了两个优先级不同的队列,从下到上优先级上升,上层队列调度紧急任务,下层队列调度普通任务。只要上层队列有任务,下层队列就会让出执行权限。
- 低优先级队列可以考虑抢占 + 优先级队列的方式实现,这样每次执行一个时间片段就可以判断一下高优先级的队列中是否有任务。
- 高优先级队列可以考虑用非抢占(每个任务执行完才执行下一个)+ 优先级队列实现,这样紧急任务优先级有个区分。如果遇到十万火急的情况,就可以优先处理这个任务。
上面这个模型虽然解决了任务间的优先级问题,但是还是没有解决短任务先行的问题。可以考虑再增加一些队列,让级别更多。比如下图这个模型:
紧急任务仍然走高优队列,非抢占执行。普通任务先放到优先级仅次于高优任务的队列中,并且只分配很小的时间片;如果没有执行完成,说明任务不是很短,就将任务下调一层。下面一层,最低优先级的队列中时间片很大,长任务就有更大的时间片可以用。通过这种方式,短任务会在更高优先级的队列中执行完成,长任务优先级会下调,也就类似实现了最短作业优先的问题。
实际操作中,可以有 n 层,一层层把大任务筛选出来。 最长的任务,放到最闲的时间去执行。要知道,大部分时间 CPU 不是满负荷的。
7. 参考资料
《重学操作系统 》
《Linux性能优化实战》